国普网

中非共筑法治之基 共赴发展之约

来源:正义网 作者:张羽 史少君 时间:2025/10/31 11:05:57

中非检察合作论坛明确将在打击跨国犯罪、创造更为有利的营商环境、常态化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交流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交流机制等五个领域探索开展务实合作——

中非共筑法治之基 共赴发展之约

◆在可适用的国际法和各自国内法框架内,共同依法打击跨国犯罪,加强在个案协商、调查取证等方面的密切协作,增强打击治理成效,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通过有效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更为有利的营商环境,共同保护中非合作投资项目安全以及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

◆建立联络人机制或联络点,通过常态化沟通协调,持续提升执法司法合作质量和效率。

◆建立健全交流培训机制,互派代表团进行访问、考察,适时举办研讨会、研修班等,联合开展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数字时代检察人员的司法能力水平。

◆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交流机制,适时分享有关犯罪动态,交流司法改革和检察工作实践等方面的信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月29日,来自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南非、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等12个非洲国家检察机关代表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参加中非检察合作论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非洲谚语“同路人才是真朋友”,更回应了中国谚语“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旨在落实2024年9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非洲领导人共同擘画的中非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倡议并举办了首次中非检察合作论坛,邀请非洲12个国家的检察机关代表团围绕“中非现代化进程中的检察担当”主题,分享实践经验,共绘未来愿景。

对话·检察机关在中非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许多代表团团长在发言中,都深情地提及了双向奔赴的“中非往事”。

比如,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总检察长马吉德·阿卜杜拉希姆就在交流时提及,早在1958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摆脱殖民统治成立临时政府时,中国是首个承认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的非阿拉伯国家。

事实上,1971年10月召开的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而提交该决议的国家就包括阿尔及利亚在内的多个非洲国家。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全球现代化进程拉开帷幕。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北京峰会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必将掀起全球南方现代化热潮,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此次中非检察合作论坛以“中非现代化进程中的检察担当”为主题。在全体会议上,多个非洲国家代表团畅谈了检察机关在现代化进程中应担负的责任使命。

刚果民主共和国总检察长菲尔明·姆文德认为,现代化不仅体现在GDP的增长或科技进步上,还依托良好的社会治理与法律的可预期性。检察机关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经济稳定的保障者,也是社会凝聚力的支撑者。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检察长穆罕默德·肖基·阿亚德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法治和正义为根基。检察机关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维护安全、打击犯罪、增强公众信任等核心使命。

肯尼亚共和国总检察长多尔卡丝·奥多尔表示,司法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国家发展的宏伟架构中,检察官不仅仅是“筑墙的工匠”,更是“社会公正蓝图”的守护者。《肯尼亚2030愿景》将法治确立为构建公正与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

乌干达共和国总检察长基里奥瓦·基瓦努卡指出,检察合作是促进良法善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非洲与中国持续深化贸易投资联系,加强检察合作能够确保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成果免受腐败、金融犯罪、网络犯罪及其他破坏稳定因素的侵蚀。

分享·非洲检察机关应对现代化挑战的真知灼见

现代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进程。如何积极应对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打击跨境犯罪问题,是此次论坛的焦点话题之一。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总检察长拉蒂夫·法格贝米认为,面对跨国犯罪、跨境腐败、网络诈骗、人口贩运以及环境犯罪等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有效应对。只有通过真诚且持续地合作,才能弥补执法漏洞,统一行动标准,让利用跨国法律漏洞的犯罪者无所遁形。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总检察长汉娜·塞拉西指出,技术带来机遇的同时,犯罪形势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这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立足当下重新审视刑法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数字化应用,提供高效的检察服务。

摩洛哥王国副总检察长贾米拉·塞德琪认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安全挑战,特别是跨境犯罪。世界各国检察机关应建立起高效的司法合作机制,在共同打击跨境犯罪、交流法律信息与技术、开展联合培训与交流互访、共同防范网络风险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津巴布韦共和国总检察长洛伊丝·莫约认为,如果司法体系无法适应社会变革,就会削弱其存在的意义,也难以实现其维护法治、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正解决纠纷的核心使命。津巴布韦检察机关必须始终保持与国际法律标准接轨的前沿水准,才能有效应对跨国犯罪等复杂案件。

科技与人工智能对检察工作的影响,也在论坛期间被屡屡提及。

莫桑比克共和国总检察长阿梅里科·莱泰拉表示,数字时代是前所未有的机遇,科技能够简化操作流程、优化管理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和响应能力,营造令人民安心的法治环境。

南非共和国副总检察长西邦吉·姆津亚迪认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既可能成为推动发展的助力,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为新的犯罪工具。非洲国家有拥抱创新技术的强烈意愿,通过相互分享与借鉴,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赞比亚共和国总检察长迪马斯·卡贝沙在发言中表示,科技进步、人工智能以及信息通信技术正在重塑治理、发展与司法体系的方方面面。一个高效、独立、现代化的检察体系,是通向正义的门户。而人工智能能够提升案卷管理、案件排期、网络安全及证据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代表团团长在发言中高度肯定了中国检察机关在检察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表达了在该领域与中国持续深化合作的强烈意愿。

共识·中非检察将在五个领域探索开展务实合作

经过三次全体会议的热烈讨论,中非检察合作论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促进参会代表团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共识。

会议最后,所有参会国家共同签署了《中非检察合作论坛会议纪要》,以中英文双语版本文件形式呈现,确定了中国与非洲国家检察机关将在五个领域探索开展务实合作:

——在可适用的国际法和各自国内法框架内,共同依法打击跨国犯罪,加强在个案协商、调查取证等方面的密切协作,增强打击治理成效,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通过有效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更为有利的营商环境,共同保护中非合作投资项目安全以及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

——建立联络人机制或联络点,通过常态化沟通协调,持续提升执法司法合作质量和效率。

——建立健全交流培训机制,互派代表团进行访问、考察,适时举办研讨会、研修班等,联合开展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数字时代检察人员的司法能力水平。

——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交流机制,适时分享有关犯罪动态,交流司法改革和检察工作实践等方面的信息。

中非检察合作论坛各代表团团长强调,中非检察机关应当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继续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加强交流互鉴,凝聚最大共识,深化务实合作,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检察力量。

最高检国际合作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指出:“全国检察机关涉外检察部门应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重要引领,聚焦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从中非检察机关合作的五个重要领域中寻找着力点,将中非检察合作论坛的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涉外检察工作中,为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编辑:永强